张霁
张霁,1993年出生于湖北咸宁通山县,高中成绩不理想,高考落榜后选择复读。
2009年,张霁被武昌理工学院(三本院校)录取,专业为电信。
大学期间,张霁制定了学习规划,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并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资格认证。
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目标为普通本科院校,最终考上武汉邮科院研究生。
2016年,张霁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录取通知书,从“双非”院校逆袭到985大学博士生。
2019年,张霁通过华为“天才少年”项目获得201万年薪,成为华为企业一员。
吴越
吴越,河南南阳农村人,考入河南三本大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面对家庭经济压力和考研与考公务员的选择,吴越最终选择考公务员。
大三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最终成功考上南阳市直部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表弟
表弟在汉川参加高考,报考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三本院校),因更换电话号码错过录取。
复读一年后,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三本院校)。
毕业前在电脑城打工,毕业后找到工作,并迅速升职,最终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缪生辉
缪生辉,来自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研上岸浙江大学重症医学专硕。
大三开始醒悟,决定考研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最终成功考取浙江大学。
这些故事表明,即使毕业于三本院校,通过不懈努力和正确的选择,仍然可以实现人生的逆袭,获得更好的未来。建议每一位三本院校的学生都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