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之所以出现“没了”的情况,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排名机构的信誉问题
排名机构如US News等频繁受到质疑和批评,导致其公信力下降。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永久退出U.S. News本科排名,以及U.S. News在2023年10月底因代码异常导致排名错误,这些都影响了排名机构的权威性。
排名方式存在缺陷
许多高校认为现有的排名方式过于依赖论文数量、国际排名等指标,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以“评价方式存在缺陷”为由退出US News排名。
过度追求排名带来的负面影响
过度追求排名导致一些高校办学急功近利,追求规模扩张和体量增大,忽视了人才培养和科研质量。例如,有专家指出,一些高校将提升大学排名作为办学目标,导致办学方向偏离。
商业操作和利益冲突
排名过多涉及商业操作,一些排名机构甚至被爆出收“咨询费”等人为操纵排名的事件,这严重损害了排名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高校自身的选择
一些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明确表示不再向国际排名机构提供数据,不再将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这些高校认为,与其花费大量资源提升排名,不如将精力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
综上所述,大学排名之所以“没了”,主要是因为排名机构的信誉问题、排名方式的缺陷、过度追求排名的负面影响、商业操作和利益冲突以及高校自身的选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些知名高校选择退出排名,以维护教育主权和文化主权,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