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七大学派包括:
结构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
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
观点: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方法:内省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约翰·杜威(John Dewey)、爱德华·L·安吉尔(Edward L. Angell)
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
观点: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是连续、不断变化的整体。
方法:内省法(更注重客观的观察和实验)
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
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法。
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 Köhler)、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
活跃时间:20世纪初
观点: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
方法:实验法
精神分析心理学
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活跃时间:1896年至今
观点:研究潜意识,利用潜意识解决个体心理冲突与情绪问题。
方法:临床观察、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活跃时间:20世纪中叶至今
观点:强调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方法:案例研究、参与观察、自我报告等
认知心理学
创始人: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活跃时间:1950年代至今
观点: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知觉、记忆、语言、问题解决等。
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计算模型等
这些学派代表了心理学历史上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