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重修是指学生在一门必修课程中未能通过考试,需要在下一个学年重新学习该课程并参加重新考试的过程。以下是有关重修的详细解释:
重修定义
大学考试某一门课未通过(一般是必修),下一个学年重新上这门课,并重新考试称为重修。
重修机会
大多数高校会在学生期末考试中有多科不及格的情况下,在下一学期开学第一周给予补考机会。若学生在补考期间把不及格的科目补考及格,则不需要重修。如果仍有超过一定数目的学科不及格,则要重修这些课程。若在四年下来还有未过的科目,则在毕业前需要重修并参加考试及格后才予以毕业。
重修方式
重修分为插班重修和开专门的重修班组两种。
重修成绩
重修考试获得的成绩绩点要减一,并且毕业成绩单上会把有重修经历的课程特别标注。
重修影响
重修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某些评优资格,例如奖学金、优秀大学生评选等。有些学校挂科重修还不允许申请入党。
重修对出国留学没有影响,但学生必须修到相应数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证并顺利毕业。
重修时间
重修一般安排在下学期的第三周,第一周周末进行补考,第二周周末出补考成绩。如果补考未通过,则会在第三周进行重修。
重修费用
学生需要交纳一定的重修费。
成绩记录
补考科目在档案中的成绩单上会有“补考”字样,而重修科目在档案中的成绩单上无任何异常字样。
建议学生在考试前认真复习,避免不及格的情况发生。如果不幸挂科,应尽快了解学校的重修政策和流程,以便及时安排重修并尽量减少对学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