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一本大学招生办的行为是一种欺诈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利用虚假信息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利用被害人急于获取学历的心理,通过发送虚假信息或伪造录取通知书的方式,诱骗被害人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
伪造文件和印章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高校招生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手段,谎称掌握某高校内部指标,以帮助办理入学手续。
模糊边界和忽略办学形式
骗子通过弄虚作假、模糊边界、忽略办学形式的招生宣传,以“专升本”、“专本衔接”、“可在本科院校住读”为诱饵,动员低分考生填报指定的高职高专院校。
利用高考考生和父母的心理
不法分子利用高考考生和父母望子成龙及热衷名牌大学等心理,通过冒称高校招生人员或谎称有内部机动指标进行诱骗。
通过电话和短信行骗
骗子通过电话或短信与考生和家长联系,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提供伪造的招生信息或承诺帮助办理入学,从而骗取钱财。
建议:
考生和家长在收到任何关于高校招生的信息时,应首先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或报考的院校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中提供的联系方式和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情况。
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警方报案,以便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