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多所大学相继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等。这些大学决定不再依赖吸引留学生的资金,拒绝向排名机构提供数据,并且停止支付排名经费。
这些举措的背景和原因包括:
不再依赖吸引留学生的资金:
这些大学认为,排名机构往往更注重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和留学生数量,而非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退出排名可以避免被这些指标所绑架,从而更专注于本土教育和科研。
拒绝向排名机构提供数据:
这些大学认为,排名机构的数据收集和评价标准可能并不完全客观和公正,甚至可能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退出排名可以避免被这些机构利用,保护自己的教育话语权和文化主权。
节省经费并专心科研:
这些大学表示,节省下来的经费将全部用于国内学子,专心致力于科研和教育,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举措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和赞赏,认为这些大学“符合民心”,是高等教育的分水岭,有助于摆脱用西方的标准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大学发展理念。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排名并非“无用功”,退出排名可能会引发一些质疑,甚至被批评为“玩不起”。
总体来看,中国多所大学退出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象,反映了这些大学在追求学术独立和教育质量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