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
就业率高,考研氛围浓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考研氛围浓厚。
浙江树人学院:
考研氛围浓厚。
太原理工大学:
考研氛围浓厚,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
华南师范大学:
考研氛围浓厚,且相对于其他211师范大学来说,考研难度较低。
福州大学:
位于沿海大城市,学校实力不错,考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河北工业大学:
除了电气、机械、化工和材料类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研难度相对较低。
郑州大学:
河南省唯一的211大学,报考的学生中本省考生较多,外省考生相对较少,因此相对容易上线。
西南大学:
在多个学科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且整体考研难度相对较低。
江西财经大学:
作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财经学府,其实力不容忽视,复试线多数专业为国家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农业科学领域享有盛誉,考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湘潭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考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上海理工大学:
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考研录取率相对较高。
燕山大学: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考研录取标准相对宽松。
曲阜师范大学:
被称为“考研基地”,考研率高达62.6%。
河南师范大学:
考研率23.66%。
青岛农业大学:
考研率22.77%。
济南大学:
考研率22.33%。
聊城大学:
考研率为21%。
五邑大学:
位于广东,地理位置好,发展速度快,考研氛围浓厚。
成都大学:
位于四川,地理位置好,人文气息浓,考研氛围浓厚。
佳木斯大学:
位于黑龙江,整体性价比不错,考研氛围浓厚。
临沂大学:
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好,学习氛围浓厚,考研氛围浓厚。
这些大学在考研方面都有较好的氛围和较高的录取率,建议根据个人兴趣、专业方向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