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设置

教育图书 · 2024-12-26 00:49:20

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是按照教育的特点进行分类划分的,主要分为 学科门类、学科类和专业三级。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学科门类:

共有14个,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和交叉学科。

学科类:

每个学科门类下设有若干学科类,例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专业:

每个学科类下设有多个专业,专业是最小单位。例如,工商管理类下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

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是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上不同职业和岗位的需求,并体现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专业的构成是以一定学科范围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必须与其学校属性定位相匹配,并且需要有足够的相关学科作为支撑。普通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数一般不超过本校设置专业总数的30%。

此外,高校的专业设置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校在总量上控制学科专业的规模,重视全校性的通识课和选修课的建设,以大类培养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到他们感兴趣的课程。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一个系统、层次分明、注重适应性和特色化的过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