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句子。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句子及其翻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所赋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三纲:明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译文: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和至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译文: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如果每天都能做到日新,那么每天都会有新的进步。
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独。
译文:真诚的意思在于不欺骗自己,君子在独处时要特别谨慎。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此为修身在正心。
译文:如果心思不集中,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这说明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者,天下鲜也。
译文:喜欢事物时能知道它的不好,厌恶事物时能知道它的善良,这样的人在天下是很少见的。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译文:人民所喜欢的事就去做,人民所厌恶的事就避免,这就是为民的父母。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生产财富有大道理,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得快,使用得慢,那么财富就能永远充足。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射有似乎君子;
译文:射箭的人好像君子一样,内心平和而从容。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治理天下的大经,树立天下的根本。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舜是多么有大智慧啊!他喜欢请教别人,善于体察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译文:广博厚重可以承载万物,高明可以覆盖万物,悠久可以成就万物。广博厚重与大地相配,高明与上天相配,悠久无边无际。这样的品格,不见而显现,不动而变化,无为而成功。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祸福将要到来时,善与不善都能预先知道。所以,最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