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中国共有 3所高校招收少年班学员,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
在培养模式方面,少年班以“以生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少部分专业意愿明确的学生,从入学起直接进入主修专业,按照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学习;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2+2),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此外,少年班还重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尽早引导他们进入科研一线,通过实践锻炼,帮助学生选择和调整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修读相关课程。鼓励专业交叉,学生可以选修多个专业的课程,使得学生有较为广泛的适应面,同时在符合自己兴趣、特长(能力)的方向有充分的发展,实现“广度”和“深度”的真正和谐统一。
尽管少年班在培养早慧少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性问题、家长盲目推崇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年班的声誉和效果。
总的来说,大学少年班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在培养智力超常少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在师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