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处级干部通常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拥有一定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干部,其职位级别和职责范围因学校而异,但一般而言,处级干部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处级干部的关键信息:
岗位职责
正处级干部:
主持部门党务或行政的全面工作,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决策、实施及检查、督促和评估。
贯彻学校决定、决议,协调和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完成学校任务。
制定并实施部门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负责部门安全稳定、防火、计划生育等问题。
发表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起草规章制度及改革方案。
副处级干部:
协助正职分管部门工作,参与规划、组织、管理、决策、实施及检查、督促和评估。
职权与影响力
高校处级干部通常只管理校内某一部分业务或师生,影响力至多在学校内。
区县处级干部或地厅级直属部门领导拥有更大的实权,管辖区域内资源支配能力强。
晋升与政治地位
区县干部晋升有严密体系,高校中走专技路线或双肩挑行政处级晋升相对容易。
高校处级干部到党政机关交流任职时,通常担任同级别副职,政治地位或影响力有限。
选拔任用
高校处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应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廉政要求
新提任处级干部需进行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体现组织的关心与期望。
示例人物
杨延,江南大学副处级干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
其他信息
教授可享受处级待遇,但不一定是处级干部,具体取决于学校政策。
高校级别不同,处级干部的级别也有所不同,例如,211大学的各学院院长、书记是正处级别。
以上信息概述了大学处级干部的角色、职责、职权、晋升路径、廉政要求以及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