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大学排名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办学层次:
反映大学的教育水平。
学科水平:
体现大学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实力。
办学资源:
包括教学设施、资金等支持教育的资源。
师资规模与结构:
教师数量、质量及其结构。
人才培养:
毕业生质量、就业情况等。
科学研究:
科研产出、项目、奖项等。
服务社会:
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学术人才:
包括高端人才、获奖教师和科学家等。
重大项目与成果:
重大科研项目、成果及其影响力。
国际竞争力:
大学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和认可度。
此外,软科排名还具体包括以下五大类别及其权重系数:
世界一流教师:
教师获权威奖项数。
世界一流成果:
顶尖期刊论文。
高水平研究成果:
重要期刊论文数。
科研影响力:
论文标准化影响力。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论文比例。
排名方法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学术指标,覆盖上述五大模块,具体计分方法为大学在每项指标上的得分除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后开根号再乘以100,然后各指标得分除以100再乘以相应权重进行累加得到该校总分。
排名对象为全球3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