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分录取通常是指高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解决招生名额问题或满足特定条件,对高考成绩未达到正常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给予一定的分数优惠,使其能够被录取。以下是一些降分录取的情况:
自主招生:
部分高校会在自主招生中给予考生降分录取的机会,例如中科大、中南大等15所高校在2018年的自主招生中,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
一些高校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校测成绩等指标综合评定,对符合条件的考生给予降分录取。
强基计划:
这是针对基础学科拔尖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设立的招生项目,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择优录取,通常会比统招线低5-30分不等。
地方政策:
地方性高校或特定情况下,如北部湾大学在广西区内投放大量招生名额,但由于招生状况不理想,会在征集志愿阶段降低分数进行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
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能因为多种因素遇冷,在招生时也可能提供降分录取的机会。
专项计划:
包括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等,针对特定区域或群体的考生提供降分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降分录取并不是所有高校和所有专业都提供,且降分幅度和条件因高校和年份而异。考生和家长在考虑降分录取时,应仔细研究目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相关政策,了解具体的降分条件和可能的降分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