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体系中, 学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是三个相互关联且层次分明的概念。
学科门类
学科门类是指根据一定的学术领域或知识体系进行分类的学科大类。在我国,学科门类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14个门类。
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是学科门类下的学科大类,通常用四位码表示。例如,经济学门类下的财政学类(0202)就是一个一级学科。
有些一级学科与本科专业直接对应,如中国语言文学类既是一级学科也是专业类;而有些一级学科与专业对应,而非专业类,如考古学、世界史等一级学科对应了“目录1”中的专业。
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下的学科小类,通常用六位码表示。例如,经济学门类下的财政学类(0202)下的税收学(020202)就是一个二级学科。
部分二级学科由高校自主设置,与本科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本科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去查找对应的一级学科以及下属的二级学科。
建议
了解学科门类:首先,了解各个学科门类的范围和内容,这有助于确定感兴趣的学科领域。
研究一级学科:进一步研究各个一级学科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大类。
关注二级学科:最后,详细了解各个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专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