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尽管是一所拥有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985和211工程,但由于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落后,难有与其成绩相对应的声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实力非常强,培养了很多科研方面优秀人才,但被普遍认为南迁合肥是失败的举动,若仍在北京,发展状况可能会更好。
中国农业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以农学为特色和优势,贡献很大,但戴上农学帽子后丧失底气,被认为不如高端产业,优秀的学校被蒙蔽。
中国地质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以地球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国际地球科学上享有盛誉,但近年来属于偏门冷门专业,长期无人喝彩,感觉快被遗忘。
云南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携原来西南联大之余威,是著名全国重点大学,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几乎没落成靠民族政策生存的高校,现在不如同城的昆明理工。
东北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实力与名气不成比例,过了长江知名度严重不足。
西北师范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中国建设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但常年扎根大西北,缺乏必要的支持,地处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抢了其风头。
天津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工科巨牛,排名与隔壁的南开大学不相上下,但名气远不如前者。
哈尔滨工程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世人只知道哈军工迁到长沙成了今天的国防科大,却不知道其实是一分为二,既受委屈又被低估。
西南交通大学 憋屈指数:
较高
原因:唐山交大之余脉,发配西南建设大三线以来,几经周折,将这所老牌的工科院校折腾得差不多了。
这些大学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实力和影响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被称为“憋屈大学”。建议这些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品牌建设,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