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行为学分

大政教育 · 2024-12-27 17:43:43

大学行为学分是指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第一课堂教学情况以外的思想、品德、文化、纪律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的学分。它旨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教育和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学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思想行为:包括受到市、省、国家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

文明行为:涉及日常行为规范、礼仪等方面。

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态度、成绩、学术活动参与等。

交往行为:涉及同学间、师生间的沟通与相处。

实践行为: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守纪行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

创新行为:包括科研创新、创业实践等。

公益行为:参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

行为学分的评分标准如下:

对基本符合学院相关要求的学生给予基本行为学分。

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表现优秀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

对综合表现达不到大学生基本要求或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给予减分。

此外,加分政策还包括对已受到有关单位表彰、奖励的行为,按照最高标准加分,不重复计算。

行为学分制度作为一种量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还能推动创新意识的培养,实施日常制度管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等行为学分管理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综上所述,大学行为学分是对学生综合表现的一种评价方式,旨在通过行为表现来衡量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