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精神可以概括为 服务、牺牲、团结。这一精神最早由老校长李登辉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李登辉校长是一位华侨,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为了振兴祖国,回国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主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尤为重要。他认为,只有以牺牲、博爱换得的成功,才能万世不朽;只存丢开了自己私人的成功,而致力于大众的成功,忘却小我、致力大我,才能受万流景仰、百世师宗。在抗战时期,李登辉更是强调复旦精神为牺牲与服务,并教育学生出校后要发扬这种精神,以爱护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在院系调整、改革开放和高校合并的历程中不断成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
建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复旦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应继续传承和发扬“服务、牺牲、团结”的复旦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