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明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网络等方面所应遵循的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文明
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
不打架斗殴、不吸烟酗酒赌博、不浪费粮食水电。
男女同学之间要自尊自爱,举止文明,言行得当,不在公共场合有过亲密的行为。
课堂文明
不带食品进课堂,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尊重师长,认真听讲,不睡觉,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不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游戏、接打电话、发微信、聊QQ等。
保持黑板干净,教室整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寝室文明
保持寝室良好整洁的生活环境,讲究卫生,垃圾分类。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禁电器,不吸烟、不打架。
不破坏公共设备,不影响他人正常学习和休息,杜绝夜不归寝,严禁留宿他人。
争创文明寝室。
出游文明
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在禁烟场所不吸烟。
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
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用餐文明
自觉排队就餐,不拥挤、不吵闹。
节约粮食,不随意丢弃饭菜,不随处乱丢垃圾。
不代他人占座,不将雨伞等物品放到餐桌、椅凳上。
饭后将餐具放回回收处。
网络文明
文明使用网络,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不信谣、不传谣。
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不在网上发布有害信息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不沉迷网络游戏,慎重网络交友。
师生间文明素养
敲门喊报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亲切问候。
着装要符合大学生身份,既不能穿奇装异服,也不能穿得邋遢。
与老师说话时声音要平缓,不能大声嚷嚷。
图书馆学习素养
按时归还图书,放轻脚步。
心理和外在表现
心理上要具备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外在表现上要言行举止得体,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思想积极健康,努力认真完成学业。
校园生活文明
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爱护环境,注意卫生,养成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垃圾,不破坏绿化,不在公共场所抽烟。
自觉维护教室卫生,遵守公寓各项规章制度,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规电器。
不在宿舍大声喧哗、吸烟、饲养宠物,杜绝晚归和夜不归宿,按时熄灯就寝,合理作息。
文明就餐,节约粮食,饭后自觉回收餐具。
骑行共享单车靠右行驶,有序停放在停车线内。
网络文明
倡导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安全用网,文明上网。
不侮辱欺诈他人,不随意约会网友,不破坏网络秩序,不沉溺虚拟时空。
不轻易在网上透漏个人隐私和身份信息,坚持文明上网、理性上网,正当好网民,传播正能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文明素养是一个涵盖行为、课堂、寝室、出游、用餐、网络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