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受援高校的教育质量、科研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以下是一些关键政策的要点:
师资培养:
支援高校可申请定向培养指标,用于受援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
名师帮带:
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支援高校教师,需每两年帮带一名西部受援高校的教师。
出国进修:
国家公派留学政策向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倾斜,提供更多出国进修机会。
联合培养:
鼓励支援与受援高校有计划地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工作。
信息技术: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应用。
科研合作:
加强科研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设立“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干部交流:
加强互派干部挂职工作,提升受援高校管理水平。
国际合作: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增强受援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能力。
招生政策:
实施特殊招生政策,如对口援疆计划,考生毕业后须在指定地区工作一定年限。
退休教师支援:
鼓励优秀退休教师参与支援计划,提升区域高校发展水平。
录取分数:
报考对口援疆计划的考生,录取分数可能会有所降低。
定向就业:
考生毕业后需按照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服务期满后方能自由流动。
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并支持新疆等地区的跨越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