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的相关信息如下:
招生人数
2023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39人。
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写作目的
描写性新闻:在准确传递新闻事实的同时,通过描写丰富信息,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具体情况。这类新闻以事实为核心,描写为辅,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量。
新闻特写:更多强调情感渲染和细节的刻画,通过生动的描写突出人物、场景或事件的特殊性和感人之处。它通常关注新闻事件中的某个角度,旨在引发读者的共鸣,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内容结构
描写性新闻:一般沿用新闻报道的“倒金字塔”结构,开头以新闻导语为主,迅速传达最核心的信息,接着逐步扩展事件的背景、细节和后续发展。描写部分起到辅助作用,不是内容的重点。
新闻特写:结构更为灵活,常常采用叙事性的结构展开,没有固定的新闻导语,而是通过细节铺陈逐渐引出主题。特写通过细腻的描写、层层递进的手法,逐渐构建出完整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语言风格
描写性新闻:语言通常较为简洁、客观。描写虽然有助于读者理解,但不会占据大篇幅,语言朴素而直接,避免过多的修饰和情感渲染。
新闻特写: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往往通过细节描写、场景刻画来营造氛围。作家式的写作手法较为常见,文章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修辞手段以及情感色彩,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报录比及难度
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人数为589人,最终录取52人,报录比为11.3:1。
2021年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人数为425人,最终录取49人,报录比为8.7:1。
难度一般,性价比较高。
参考书目
《新闻学概论》高教版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新闻写作教程》
真题解析
题目示例:
描写性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区别
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如何写好新闻述评
如何在新闻中见事见人
备考建议
深入理解新闻与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巧。
多做真题,特别是334科目的实务写作部分,掌握述评新闻、短视频脚本写作、评论与电视新闻等题型。
注重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多写多练,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研要求和难度,为你的备考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