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考上二本大学的故事

百科旅行号 · 2024-12-27 21:46:26

小王的故事

小王是河北省邯郸市的一名高考生,平时学习属于中上档次。

在高考中,他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最终成绩超过本省二本线30多分。

小王被本省的一所二本院校录取,他的父母非常高兴,尽管儿子考上的不是985或211高校,但在他们眼里,儿子能够考上大学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期望。

小王为了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跟妈妈一起去看望班主任徐老师,并送给老师30斤土鸡蛋。

小张的故事

小张在高考那年得了大病,强撑着身体参加了高考。

-高考成绩只高出一本线20分,最终决定不复读,踏上了二本的求学之路。

在二本大学的四年里,小张表现出色,学费由父母承担,生活费和路费都是自己负责,并且还攒了不少钱。

小李的故事

小李高三之前是一个调皮、爱玩、不着学校的孩子,成绩一塌糊涂。

在一次饭局上,小李遇到了一个大人物,对方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考选调生。

小李因此发奋学习,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最终考上了二本院校。

在本科四年里,小李继续保持高三的精神和作风,成绩优秀,获得了多项荣誉,并最终上岸家乡乡镇的公务员。

宋保振的故事

安徽名叫宋保振的学生在高考中考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全家人都很满意,并办了一场升学宴。

升学宴上挂满了十几条四层楼高的大红色条幅,每条条幅都来自亲戚的真诚祝贺。

广西男孩的故事

广西一名男孩考上了二本,父母为他大办了65桌升学宴,因为他是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个男孩可能考了400多分,尽管分数不是特别高,但背后可能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斗和努力。

孙家阳的故事

安徽考生孙家阳出生7个月后就被诊断为代谢性神经肌肉病,双手无力握笔,只能用嘴巴“咬”笔写字。

尽管身体有残疾,孙家阳依然坚持学习,最终考上了二本院校。

他的父母竭尽所能给他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亲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下学。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付出努力,坚持学习,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