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的评估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估
定性描述:
通过对民办大学的调研,形成书面的报告形式,描述其状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但缺乏数据支持和公式推导,主观思想较浓厚,存在误差,不够科学。
定量评估:
选取评估指标确定一个评估值。
评估指标通常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水平和发展趋势等。
还会设置一些非财务指标,使评估结果有论证基础和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
入校评估
评估前准备:
专家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确定入校评估专家,包括组长、副组长和有较多存疑问题的专家。
专家需制定《专家个人入校问题核查表》,针对线上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核查和求证。
评估工作内容和环节:
考察线上评估存疑问题。
考察入校评估方案中的重点内容,如高校办学条件(首次参评学校)。
完成线上评估无法开展或没有进行的环节。
填写《专家个人入校问题核查表》。
选做内容和环节:
评估说明会、专家意见交流会等由专家组组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形式及参加人员范围。
年检结论
专家组评估:
根据专项检查情况、书面材料审核及入校考察情况,提出年检考察意见和结论建议。
市教委会商:
市教委与相关部门会商确定年检结论,并向社会公布。
结论分类:
通过:准予在下一学年招生,办学许可证到期后办理延续手续。
不通过:根据年检中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将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处理。
2024年9月20日前完成整改并验收合格的学校,年检结论评定为“通过”;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学校,年检结论评定为“不通过”。
建议民办大学在评估过程中,既要注重定性描述的全面性,也要加强定量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认真对待入校评估和年检,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