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
尽管新生质量仅列第45位,但由于其强大的中科院背景,其毕业生质量超过北大,直逼清华,成为低进高出的典范。
北京理工大学:
虽然名气一般,但在985中属于中等,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在北京的知名度仅次于北大、清华、北航、人大,是明显低开高走的学校之一。
上海大学:
作为211和双一流,但在四大直辖市中相对不显眼,近年来凭借雄厚的物质基础实力迅速上升,成为低开高走的代表。
深圳大学:
既不是211、985,也不是双一流,但由于知名校友的助力和深圳城市的优势,其录取分数和知名度逐年攀升,成为低开高走的大学。
苏州大学:
原东吴大学,经过院系大调整后实力全无,但通过合并几所有特色学校,实力迅速恢复,成为低进高出的学校之一。
汉阳一中 和 新洲一中:
这两所高中在录取分数线排名中倒数,但一本率分别达到75.68%和84%,显示出极高的加工能力,是典型的低进高出案例。
仲元中学:
2016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排名15,但2019年高优率排名12,提升了3个名次,成为低进高出的学校。
这些案例表明,一些学校虽然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强大的教学实力、专业特色、地理位置和校友资源等因素,毕业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低进高出”的典型代表。建议学生在选择大学时,除了考虑学校的入学分数,也要综合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专业特色以及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