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建设资金是指国家为支持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而设立的专项资金。这笔资金主要包括 引导专项和奖励专项两部分:
引导专项:
这是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数量和实力,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的基础性资金。其主要用途包括支持建设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建设高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奖励专项:
这是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发展成效,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和考核后,对表现优秀的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给予的激励性资金。其主要用于支持建设高校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建设高校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从具体数据来看:
2023年,自治区财政下达自治区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特色发展引导资金达4.13亿元,支持7所自治区直属高校建设21个一流学科。
自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中央引导专项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累计投入1667亿元,此外还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901亿元,用于建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2023年,中央高校“引导专项”预算超过2亿元的高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2023年“双一流”专项资金达45910万元,武汉大学为39710万元,南开大学为29580万元。
一些地方高校如新疆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在2023年的“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也达到了2亿元。
综上所述,“双一流”大学建设资金数额庞大,且中央和地方财政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旨在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