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涵盖了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984所顶尖高等学府,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27所大学。排名依据11项关键指标,包括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20%)、师生比(10%)、国际研究网络(10%)、论文篇均引用率(10%)、教员人均论文数(5%)、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国际教员占比(2.5%)、国际学生占比(2.5%)、入境交换生比例(2.5%)和出境交换生比例(2.5%)。
主要变化
排名规模 :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涵盖了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984所顶尖高等学府,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27所大学,这标志着亚洲高等教育竞争愈发激烈。评估指标:
排名依据11项关键指标,包括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国际研究网络、论文篇均引用率、教员人均论文数、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国际教员占比、国际学生占比、入境交换生比例和出境交换生比例。
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北京大学:
蝉联榜首,展示了其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复旦大学:
从去年的第七名上升至第五名,显示出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快速进步。
清华大学:
位列第七,浙江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八。
前50名:
中国内地前50名中共有10所大学入选,前100名中有22所大学上榜。
中国香港、新加坡及其他地区亮点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
连续两年蝉联第二。
香港中文大学:从去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六名。
香港城市大学:首次进入前十,位列第十。
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十一。
香港理工大学:排名第十七。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保持其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地位,位列第三。
南洋理工大学:位列第四。
韩国
延世大学:位列第九。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大学:稳居马来西亚第一,在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12。
博特拉大学:位列第20,较去年上升5名。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位居第26,较去年上升2名。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排名第28。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排名第37。
泰莱大学:仍是马来西亚排名最高的私立大学,排名第36。
UCSI大学:排名第45。
7所院校进入前50,10所院校进入前100。
其他值得关注的大学
日本
东京大学:位列亚洲第21。
4所院校跻身亚洲前30,较去年下降2所。
印度
上榜院校最多,有163所高校入围。
总结
2025年QS亚洲大学排名显示了中国内地高校在学术声誉和科研实力上的显著提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高校也在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上表现优异。日本和韩国的高校依然保持其在亚洲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马来西亚的高校也在本次排名中表现出色,有多所大学进入前50名和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