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排名,全称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是由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学部门)推出的一项学术评估工具。它主要用于衡量全球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和表现,基于全球顶尖期刊和引文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ESI排名以学科为划分,涵盖22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通过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时间等指标,对学术机构、研究领域、科学家等的影响力和表现进行评估。
在ESI排名中,每个学科都会有一个排名,反映了该学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表现。通常,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被认为是国际一流学科,而前1‰的学科则是国际领先的学科。许多国家和机构将ESI排名作为衡量学术水平和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并以此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科研能力提升和学术声誉评估的标准之一。
例如,在中国,教育部门将ESI排名作为“双一流”大学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国内高校也普遍将ESI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学科数作为发展目标。此外,ESI排名也被用于国家和地区间的科技竞争评估、高校科研能力评估、学术影响力评估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ESI排名提供了一个衡量学术影响力的标准,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科或学者的所有成就。一些观点认为,ESI排名可能偏爱那些已经有声望的领域和机构,对于新兴领域和学者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