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和目标:
政策支持与目标设定
制定《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以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并鼓励省属高校争创国内一流。
设定具体目标,如到2020年,若干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排名前10%,5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并实现进入1‰的突破;到2030年,争取有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建设周期与成果预期
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目标是将立项建设学科打造成为高端人才集聚地、科技研创发源地、创新人才供给地,并形成标志性成果。
创新能力培养
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分类建设与特色发展
明确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和评价机制,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和赛道发挥优势,追求卓越和特色。
加强基础与新兴学科建设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以加快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建设。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并争创世界一流。
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确保教育质量和特色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
强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这些措施和目标体现了中国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视,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建设,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