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认亲主要指的是 大学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结对认亲活动,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情况:
政法学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该活动由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黄鹏发起,期望通过“一家亲”活动,使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2016年11月16日,政法学院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85位教职工与南北疆的85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认亲,互签认亲卡并赠送学习用品。
生命科学学院“结对认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学校党委要求下进行。
2017年7月6日,理科群6号楼A410会议室举行了“结对认亲”见面交流会,多位领导和老师积极参与认亲。
其他类似案例
2019年,一档公益寻亲节目中,一位名叫王红刚的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在节目中含泪讲述了自己与亲生父母失散17年后相认的故事。
2023年,一位18岁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亲生父母前来认亲,但养父母不同意,引发关于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的讨论。
这些活动和建议旨在通过亲情和友情,促进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