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楠楠家庭教育 · 2024-12-28 03:10:42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简介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尝试,其核心思想是借鉴法国的教育行政体系,通过设立大学院来主管全国教育,并在地方上实行大学区制度,以取代当时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

实施背景

时间背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人物背景:蔡元培等人倡导教育改革,提出仿照法国建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实施过程

制度建立:1927年,大学院成立,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

大学区划分:根据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全国各地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

行政机构:大学区内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机构,最高审议机构为评议会。

失败原因

制度适应性危机:制度模仿可能带来的不适应问题。

利益集团倾轧:改革可能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经费困难: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

影响

教育行政史作用: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虽试行时间不长,但在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育学术化发展:鼓励教育学术化,有利于教育的协调发展。

结束

取消时间:1929年,国民政府决议停止试行大学区制,恢复教育部与教育厅制度。

结论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对教育行政制度的影响深远,并为后来的教育行政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