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感悟: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润饰房屋,道德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才能安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天子到平民,一律都以修身为根本。
这些句子体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