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排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同行评分:
占25%的比重。这一指标通过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院长等重要人物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其中5分代表最高。
保持力:
占20%的比重。保持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一新生第二年仍然就读的比例(20%),二是六年内的毕业率(80%)。这一指标衡量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以及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
师资:
占20%的比重。师资这一指标又分为六个小指标:
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30%)
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
教师薪水(35%)
拥有本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
学生-教师比例(5%)
全职师资比例(5%)
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
占15%的比重。这一指标分为三个小指标:
入学者的ACT成绩(50%)
入学者中以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比例(40%)
录取率,即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例(10%)
资金来源:
占10%的比重。该指标衡量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研究、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平均花费。
毕业率:
占5%的比重。这一指标衡量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学生满意度:
一些排名也会考虑学生满意度,例如斯坦福和耶鲁大学的学生中,99%的人选择留在本校学习。
录取率:
排名前10的大学中,斯坦福的录取率为6%,这是美国最低的录取率。
学生教师比:
排名前10的大学中,每家的学生/教师比特别低,10所中有9所的比例为8:1或更低。
四年毕业:
前25所大学中,有24所的按时毕业率达到了84%或以上。
助学金/债务:
顶级大学发放的助学金平均金额高于一般水平,申请贷款的学生比例非常低。
地理位置靠海:
排名前10的大学每一所都位于东部或西部海岸。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美国大学排名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估各大学的学术声誉、教育质量、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率等方面。不同的排名机构和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侧重,但上述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考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