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朱熹在《礼记》中的《大学》篇基础上重新整理、增补并注释而成的。朱熹通过调整原文的句序、段落,并加以详细的注疏,使《大学》成为儒家思想中极具系统性的文献,并收录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位居首位。朱熹对《大学章句》的修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直至临终前夕,他还在不断地完善这部作品。
《大学》的核心思想在于阐述“大学之道”,即通过修身养性,达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境界。这一过程包含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逐步升华。朱熹认为,万物和事物都有其本末和始终,只有理解并遵循这些自然规律,才能接近于道的真谛。
《大学章句》强调的是从个人修养出发,逐步扩展到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治理,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通过这一过程,个人能够实现内心的明德,进而影响他人,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大同。
《大学章句》对后世的学术和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初学者进入道德修养之门的指南,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