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七境界

左芳精彩说 · 2024-12-28 07:03:33

关于“大学七境界”,存在以下几种解释:

四纲七证

四纲:大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之道

明明德:上古传统教育的主要宗旨,教导做一个人,完成人道、人伦的本分。

亲民: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

止于至善:达到及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七重境界 (与领导者胸怀和眼光相关):

容人之短、容人之异、容人之过、容人反对、听进批评意见、容人之长、容人分不独占资源、无私胸怀。

《大学》修证层次

知:

从知觉到知识,知己到知心,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

其他境界:进、达、觉明、誓归、约成。

这些境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的学习和修养过程,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到学术追求,再到领导者的胸怀和眼光。建议结合具体的学习阶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境界进行深入的修炼和实践。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