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扣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评分
加分项:
全班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乐于助人等,可记4分或2分。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无一人补考,可记4分或2分。
有政治坚定、团结协作的班级领导核心,可记4分或2分。
班主任责任心强,工作有连续性,方法得当,可记4分或2分。
学生政治热情高,有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和过硬的学生骨干队伍,可记4分或2分。
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遵纪守法,可记4分或2分。
班级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可记4分或2分。
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科技活动,可记4分或2分。
获“先进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奖励,可记5分、2分或8分。
扣分项:
学生政治理论考试课不及格及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和其他集体活动,每人次记-1分。
旷课者,每人每学时记-1分。
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在宿舍做饭、私接电器,偷盗和故意损坏公物,视情节每人次分别记-5至-1分。
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校院通报批评者,每人次分别记-10分和-5分。
出勤纪律
迟到、早退、旷课。
请假无正当理由。
课堂行为
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秩序。
顶撞老师。
课堂上使用手机、吃东西、讲话等。
卫生管理
教室或公共区域打扫不干净。
不按规定佩戴胸卡。
座位下有垃圾或乱丢杂物。
活动参与
无故不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
跑操、眼保健操不认真做。
公共财物
故意损坏公共财物或设施。
在校园内吸烟。
生活作风
夜不归宿。
生活作风不端,如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其他行为
打架斗殴。
不服从管理或教育。
扣分不仅会影响班级的荣誉感和团结,还会影响到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级成员的评奖评优机会。因此,学生应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维护班级的整体利益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