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依然设有辅修制度。
辅修是指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选择修读另一个专业的相关课程,以达到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学位的目的。这种制度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
辅修学士学位:
学生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修读另一个专业,成绩合格后可取得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属于广义上的双学位,但获取条件相对较低。
辅修专业证书:
学生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后可取得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专业证书与普通本科学历证书配合使用,一般不单独作为学历证书使用。
双学位:
在升入大学二年级时,学生可以申请双学位,需每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并通过校学位委员会审查答辩。双学位通常需要论文答辩,符合条件者可获得辅修证书和辅修学位证书。
修读条件:
学生通常需要主修专业上一学年课程考核全部合格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并对辅修专业有特别兴趣和一定基础。每个学生只能辅修一个专业,中途停止辅修需经教务处批准。
辅修课程与双学位的区别:
辅修课程一般只需期末考试,不需答辩,学分较少;而双学位需要论文答辩,学分较多,且通常要求学生在本校以外的学校学习。
建议学生在选择辅修时,充分了解所在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条件,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且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辅修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