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防疫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学防疫政策要点:
出入校管理
学生出入校需要实行审批制,通过查验“一卡通”或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非必要不出校,特殊情况需要报备或审批。
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低风险地区的学生需凭“健康宝”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绿卡申请返校。
健康监测与报告
师生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和定位打卡,及时发现并报告体温异常情况。
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并及时就医。
实行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
个人防护与卫生习惯
师生需科学佩戴口罩,做到非必要不聚集,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宿舍内勤通风、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和及时清理。
疫情防控措施
高校可实施分区管理,避免人群集聚,尤其是在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场所。
学校在校舍入口、楼梯入口、电梯入口等位置摆放共用消毒用品,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
适当减小班额,加大桌椅间距,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疫苗接种与核酸检测
师生需接种新冠疫苗,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强针接种。
除特殊情况外,高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
学校设立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应急响应与处置
细化校内感染者分级诊疗办法,储备相关治疗药物和防疫物资。
感染者需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并严格遵守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观察等处置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防止疫情在校园内传播。具体实施时,各高校可能会根据属地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建议师生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最新防疫政策和通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