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确实参与扶贫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扶贫措施和成果:
资金投入与引进
2018年,首批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
培训与人才发展
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人。
农产品销售
帮助销售农产品3.27亿元,购买农产品1.23亿元。
智力支持
高校通过提供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培育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教育扶贫
44个定点扶贫县中已有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具体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在内蒙古进行对口帮扶,打造了“智力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宣传扶贫”的新高地。
长沙理工大学在新宁县扶持的村庄包括坪山村、风神洞村和枧杆山村,通过“组织、产业、文化、消费”四大帮扶专项行动实现脱贫。
经济援助
国家提供经济补贴、助学贷款政策、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等福利,帮助贫困户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综上所述,大学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不仅在资金和物资上提供支持,还在智力、人才培训、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