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亚洲大学排名的方法与QS世界大学排名的方法类似,但在一些指标和权重上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反映亚洲大学的特色。以下是QS亚洲大学排名的主要指标及其权重:
学术声誉(30%):基于大型全球学术调查的数据,评估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
雇主声誉(20%):通过大型国际调查结果评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前景。
师生比(10%):学生和全职教职员工的比例。
国际研究网络(10%):利用Scopus数据评估大学在研究合作方面的国际开放程度。
论文篇均引用率(10%):评估每篇发表的研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反映研究影响力。
教员人均论文数(5%):评估每位教员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反映总体研究生产率。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评估院校的博士比例。
国际教员占比(2.5%):评估大学中“国际”教员的占比。
国际学生占比(2.5%):评估大学中“国际”学生的占比。
入境交换生比例(2.5%):评估进入交换项目的学生比例。
出境交换生比例(2.5%):评估参与交换项目的学生比例。
这些指标旨在全面评估大学在学术地位、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质量和生产力、校园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合作多样性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排名的创建方法是在咨询地区专家和利益相关者后制定的,以确保排名的公正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