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工程领域,旨在培养能够在能源开发、转换、节约和管理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能源相关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研究如何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水能、生物质能等)有效转换成工业和社会生活所需的电能、机械能等能量,同时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课程包括工程数学、实验技术与数据处理、高等热力学、高等传热学、高等流体力学、热力设备水动力学、光学基础与散射理论、动力工程概论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研究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和应用,涵盖新能源的转换、储存和管理等方面。
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结合能源科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研究如何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同时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
储能科学与工程
研究储能技术及其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能量储存、转换和释放等方面,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稳定性。
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储能原理与技术、电池材料科学、储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能源服务工程
关注能源的供应、分配、使用和服务,涉及能源效率提升、节能减排、能源管理系统开发等方面。
主要课程包括能源工程基础、能源经济管理、能源系统优化、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氢能科学与工程
研究氢能的制备、储存、转换和应用,涉及氢能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主要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氢能原理与技术、氢能储存与输送、氢能利用工程等。
可持续能源
关注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旨在实现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包括能源政策与市场分析、能源管理与优化、环境影响评估、跨国能源合作项目等。
能源经济专业
是一门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能源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能源的战略选择、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的价格和税收、能源的融资、节能与循环经济、能源的预测、能源企业的组织形式、全球的能源分布、各国能源开发与发展情况以及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等。
这些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注重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技术与工程问题,同时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毕业生可以在现代电力企业、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