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民办大学政策

奇闻解码 · 2025-01-03 22:17:02

关于创办民办大学的相关政策,可以总结如下: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设立与运营

社会组织或个人可以举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和幼儿园,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扶持

国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

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与资产

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

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应当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民办高校的借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接受的捐赠财产和国家的资助,不属于举办者的出资。

民办高校的资产必须于批准设立之日起1年内过户到学校名下,举办者对学校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审批与登记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设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筹设和正式设立两个阶段,筹设期内不得招生。

审批原则上应坚持高水平、有特色的导向,学校注册资本数额要与学校类别、层次、办学规模相适应。

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具备与举办学校的层次、类型、规模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并在法人资格、信用状况、法定代表人等方面符合规定条件。

经审批机关批准正式设立并颁发办学许可证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应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民办教育的监管与规范

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

民办学校举办者、实际控制人、决策机构的负责人、校长等主体,对民办学校的运行和管理有重要影响,其行为直接影响民办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形象和声誉。违反相关规定的主体将面临从业禁止等法律责任。

民办教育的支持与激励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要完善制度政策,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综合施策,依法管理,规范办学秩序,提高民办教育治理水平。

这些政策旨在规范和指导民办大学的创办和发展,确保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推动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