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的重点扶贫

亲子百科 · 2025-01-04 00:22:06

民办大学在重点扶贫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构建高校科技扶贫网络

利用高校在科技、人才、智力、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高校科技扶贫网络”。

民办高校被纳入该网络,发挥其在人才和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加强科技扶贫工作。

分类别、分层次对口认领帮扶

组织民办高校分类别、分层次对口认领帮扶省扶贫工作重点乡镇。

民办高校专家教授、科技服务团等专业力量深入贫困地区一线,找准高校科研项目与当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结合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民办高校助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方面。

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支持搭建电商平台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拓展产品市场,打造品牌产品。

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民办高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不因贫辍学。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精准扶贫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助学金和求职创业补贴等。

提升基础办学能力

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教师培训、专业建设、科研立项、评优选先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一视同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

免学费政策

通过“中国民办院校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生提供减免费教育,减免学费,为贫困地区青年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这些措施体现了民办大学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还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和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