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的分流通常在大一学年的下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和流程可能因学校而异。以下是一些关于计算机专业分流的关键信息:
分流对象
通常包括所有计算机类专业的大一学生,部分学校会有例外,如卓越班、特色软件班或已转专业的学生。
分流时间
大一学年的下学期,具体时间因学校而异。
专业接收人数
各学校接收的专业数量和专业名称不同,常见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等。
录取原则
志愿优先,学生需填报所有分流专业志愿并排序。
同等志愿下,根据第一学期加权平均成绩排序,若成绩相同,则按高等数学和英语成绩排序。
若第一志愿未分流,则依次考虑第二志愿,直至所有学生都分流到具体专业。
成绩计算
加权平均成绩排名,成绩相同者,以高等数学和英语成绩高者排名在前。
其他注意事项
某些学校会在大二或大三开始专业分流,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对专业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
分流前,学校会公示各专业的上限人数,若某专业分流人数不足,可能不开班或实行专业整体分流。
中南大学:
分流对象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生物医学工程不参与分流。
分流时间为大一学年的下学期。
接收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
录取原则为志愿优先,同等志愿下按加权平均成绩排序,若成绩相同,则按高等数学和英语成绩排序。
武汉大学:
分流对象为计算机类大一本科生,不包括卓越班、特色软件班和已转专业的学生。
分流时间为大一学年的春季。
接收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录取原则为依据学生志愿报名情况,综合考虑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资源,若选择某一专业的人数过多,则按GPA从高到低录取。
东南大学:
分流对象为计算机大类招生学生。
分流时间为大一学年的春季。
接收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录取原则为按大类分流综合测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分流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