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介
成立背景: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NSAU)成立于193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于1938年2月中旬西迁至昆明,并于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历史沿革:
从1937年8月教育部决定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开始,至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停止办学,该校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办学特色: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中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
该校提倡“学术自由”,并被誉为“民主堡垒”,在抗战时期保存了重要的科研力量。
教育贡献:
在西南联大的8年时间里,共培养了约3800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多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以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杰出人才。
结束与遗产: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结束办学,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2006年,西南联大的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训与校址:
校训为“刚毅坚卓”。
原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具体地址为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
西南联大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培养的人才而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