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名称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去除“国际”等字样:
许多民办学校在更名时去除了“国际”、“实验”、“中英文”等字眼,以符合《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
摘掉“公办学校”帽子:
部分民办学校在更名时去除了“公办”字样,以突出其民办性质。
升格校名:
一些民办学校在更名为本科高校时,校名中会增加“职业技术大学”、“学院”等字样,以体现其办学层次的提高。
规范命名:
各地对民办学校的名称要求越来越细化,例如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成都市特色化校名命名导则(2020年版)》中,对民办学校名称的使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包括不得使用“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国际”、“全球”等字样,以及不得使用与实际不符或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字样。
地域特色:
一些民办学校的名称中融入了地域特色,例如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更名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更名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等。
通过这些改革,民办大学的名称更加规范、明确,有助于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和办学水平。建议民办学校在更名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名称的合法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