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学院

文娱教父 · 2024-12-26 04:28:17

防化学院拥有 多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是部分导师的介绍:

毛用泽院士

专业领域:

核监测与防护技术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化工系

成就:创建了我国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的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烟云取样技术等。荣立个人一等功,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攻关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3名。

杨裕生院士

专业领域:

核爆探测技术与放射化学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化工系

成就:主持实施多次核试验的取样-分析任务,制定多次核试验的总体方案和地下核试验技术发展规划。创立核武器性能的放化诊断技术,地下试验中子弹中子剂量等测试析技术。发起和推动“中国士兵系统”的研究,曾任“单兵综合防护子系统”首任负责人,创建了军内第一个“军用化学电源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4名。

陈冀胜院士

专业领域: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化学系

成就:军事有机化学专家,在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专业指导博士研究生。

徐莉教授

专业领域:

生物防护

单位:陆军防化学院生物防护系

成就:专业技术大校教授,曾来我校交流,参与相关座谈和参观活动。

邓云度

专业领域:

分析化学

单位:防化研究院

成就:获副博士学位,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出院首名博士和多名学科带头人及领军人才。在化学报警分析等多个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做出重大和开创性的业绩,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黄顺祥

专业领域:

核生化安全防控、大气污染防治、日本遗留化学武器处理

单位:陆军防化学院某中心

成就:带领团队将核生化危害预测与控制系统的通用性理论、方法和技术转为民用,提出了大气污染高精度预报、精准溯源和动态优化控制等方法。建立了全新的系统,并在贵州省、成都市等地大气污染防治中进行了业务应用。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1项。

这些导师在防化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国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