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学生的消费能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消费水平显著攀高
月消费在800元以下的学生比例显著增加,由原来的3.87%增加到21.76%。
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也有所增加,由原来的9.33%增加到19.34%。
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男女生在必要的学习消费(如学习资料、学习用具和学习辅导书)上差距不大,消费差额比率为12.4%。
在交际消费上,女生略高于男生,消费差额比率为-16.3%。
在生活消费上,男生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生,消费差额比率为62.3%。
感性消费与理财能力差
高达29%的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对自己每月的支出没有合理的规划,出现了“月光族”甚至“半月光族”。
消费方式多样化
月消费在600—1000元的占62.8%。
月消费在600元以内的占15.7%。
家庭经济情况影响明显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消费能力较高,几乎没有固定消费额度,且消费内容较为丰富。
大部分学生每个月消费控制在1500到2000元之间,偶尔购买衣服和化妆品,外出聚会。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需要自己兼职赚钱或申请助学金,消费能力相对较低。
建议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等。建议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习惯,避免过度消费和攀比心理。同时,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财教育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