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线是 赋分后的最终成绩。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会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进行等级性考试,这些科目的成绩会按照等级进行赋分。赋分后的成绩会计入总成绩,与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的卷面分一起,决定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录取资格。
具体赋分规则如下:
等级划分:
每个科目会设定不同的等级,例如A、B、C等,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分数范围。
原始分排名:
根据学生在选考科目中的原始分排名,确定其所在的等级。
赋分规则:
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固定的赋分区间,原始分在该区间的学生将被赋予相应的等级分数。
举例说明:
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这意味着原始分【100~95】的考生在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因此,大学录取线是基于学生赋分后的总成绩来划定的。需要注意的是,赋分后的成绩并不直接代表卷面分数,而是根据学生在选考科目中的相对排名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