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法

楠楠家庭教育 · 2025-01-08 00:52:01

《大学之法》是古代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学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大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以下是《大学之法》的主要内容:

预防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

及时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

顺应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

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

教育失败的原因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难以克服。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

燕朋逆其师: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

燕辟废其学: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

教育成功的因素

和、易以思: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这些原则和方法体现了古代儒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智慧,强调预防、及时、顺应和观摩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的责任和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