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存在吃回扣的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回扣对象及金额
计划内学生:一些民办高校给中学校长和老师的回扣分配是,每入校一名计划内学生给学校600元,其中校长和教师各300元。
计划外学生:对于非计划内的考生,回扣金额一般在几百至1000元之间,有的学校甚至提供更高的回扣,例如潍坊某学院给350分以下考生的回扣是1000元。
招生代理:招生老师每招到一个新生可以获得一笔回扣,2003年回扣行情是500元,到2006年涨到800元,有的学校甚至提供更高的回扣,如集美区某民办高校给出的条件是每招到10个以上的学生,每生抽成2500元,如果学生更多,回扣比例还会更高。
回扣分配方式
学校与个人:回扣通常由民办高校支付给中学校长、老师或招生代理,金额根据招到的学生数量而定。
层级提成:有些民办高校的招生机构分为多个层级,如大区主任、市级主任、县级主管等,每个层级根据完成的任务指标获得不同比例的回扣。
招生手段
动员师生:民办高校会动员全校师生利用各种关系进行招生,包括动员老生回家拉新生,并给予一定的回扣作为奖励。
招生代理:一些民办高校招聘招生代理,这些代理不需要任何考察,手续简单,原则是招来多少学生给多少回扣。
影响
教育公平:高额回扣可能导致教育公平受损,因为一些学校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争夺生源,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权益。
学校声誉:吃回扣的行为可能损害民办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影响其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民办大学吃回扣的现象较为普遍,且金额较大,手段多样。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也可能对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民办高校的招生行为,确保教育环境的公正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