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考生原本报考的是同济大学,但由于搜索时误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当作同济大学的分校,结果误报为三本院校。
南京邮电大学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两所学校混淆,错失了211大学的入校资格,最终被三本院校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录取。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一位632分的高考生因为填报错误,最终被三本院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录取。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分校
考生因为院校代码填错,从985高校误报为三本院校电子科技大学沙河分校。
北京某大学北方学院
考生误报了一所不在北京的学校,实际上该学校位于河北一个小县城,导致地理位置和学费问题。
这些案例表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仔细核对学校信息,避免因一时疏忽而进入不理想的三本院校。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多了解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并在正式提交前进行多次确认。